口德小说网
口德小说网 > 大叛贼 > 第八百六十章 意志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八百六十章 意志

 

见十三阿哥如此反应,阿扎兰连忙说罗刹国暂时未有举动,如今拿下漠北大片领土后,罗刹国正在经营漠北,同时不断移民那边。漠北地域广阔,一时间恐怕是不会南下的,再者建兴皇帝那边不是一直都想让罗刹国出兵联合其部南攻大明么?但罗刹国却未作出丝毫回应。

“那你提罗刹国又有何意?”十三阿哥有些不明白地问。

“火器!”

阿扎兰轻声说出两字,这两字顿时让十三阿哥愣了一下,随后有些明白过来了。

十三阿哥是和大明打过仗的,自然知道火器的厉害。当初在直隶一仗虽说他是中了明军的圈套,可如果不是因为明军锐利的火器,十三阿哥也不会败得如此之快,如此之惨。

此战过后,十三阿哥更明白了大清和大明的差距在哪里,面对日新月异的火器,依旧以弓马为主的清军很难抵抗大明的力量。

其他的不说,仅仅只说火枪吧,如今大明军队,尤其是新军的火枪是大明最新研制的隧发枪,这种火枪无论是精度还是威力都远超普通火枪,再加上大明的军阵和火炮,在战场上发挥出的力量是极其惊人的,普通的骑射在这种火枪部队的攻击下根本就无法抗衡。

而在满清这边,火器的比例低下不说,就连火枪也远远不如大明。作为统帅过大军的十三阿哥非常清楚,就算是满清最精锐的火器营,他们手中的火枪也是老古董,有些甚至是百年前前明的遗留下来的东西。

不仅是火枪,大炮同样也是如此。盛京是有装备大炮的,但那些炮的历史可以说比大清还长。那些还是当年后金在关外和前明作战时的战利品,这些玩意虽然看起来还算样子,但领教过大明新式火炮的十三阿哥却清楚,它们仅仅只能吓唬人罢了。

其实这点不仅是十三阿哥,就连建兴皇帝也是一清二楚。正是因为如此,建兴皇帝已在研制新式火器,不仅仿造各式火器,还不断从罗刹国那边采购以装备清军。

这点,十三阿哥倒是觉得建兴皇帝是做对了,可惜的是就是做的太晚了些,假如大明在江南崛起的时候大清就能反应过来,或许这天下也不会到如今的局面。

“你的意思是从罗刹国那边购入火器?这恐怕有些难度吧……?”十三阿哥心有所动,却同时又摇了摇头。

“为何不试试呢?”阿扎兰倒不以为然,开口道:“关外比不上关内,资源缺乏,更无良匠,如需仿制难上加难。我看这罗刹国一向唯利是图,是极其贪婪之辈,再者关外乃我大清祖宗之地,直接向罗刹国购入火器也是理所当然的,就算西边知道了又如何呢?”

“这个……。”十三阿哥依旧有些迟疑,毕竟他在关外的情况现在还瞒着西安那边,因为他手上的力量不足,眼下不仅是大明,就连满清中枢也无法抗衡,假如此事被建兴皇帝知道,天知道他会如何办。更重要的是,他一直都打算把雍亲王接来关外,奉其为主,十三阿哥有自知之明,这天下如果说谁能和建兴皇帝抗衡的,在满清中也唯一只有他这个深不可测的四哥了。

“王爷,如果您信我的话,这件事我来替你办,如何?”看出了十三阿哥心中的顾虑,阿扎兰在一旁建议道。

十三阿哥仔细想了想,最终还是答应了阿扎兰的建议,同意让他出面私下去办,但必须要保证不能泄露秘密。

几日后,吉林将军孟俄洛悄悄来到盛京,同十三阿哥等人见了面,关起门来几人深谈了几日,之后孟俄洛如同来时那样又悄悄地离开了盛京返回了驻地。

再过几日,朝鲜那边的物资终于过江运到了,这一天十三阿哥亲自带人去接,当看见一车接着一车的物资,还有连同运输物资的几千朝鲜人随之同来的时候,十三阿哥心中极是兴奋,这些物资的到来不仅缓和了他目前的极需,更让他看到了以朝鲜作为后盾的战略部署成功的可能性。

只要这样一步步下去,效仿当年太宗之举,大清就能再一次在关外兴起,别忘记这可是祖宗之地,更是龙兴之地,大清气数尤在。

而在关外十三阿哥等人忙忙碌碌的时候,汪文已经从北京启程,就如同来时那样先抵达天津,然后再由天津登船前往济州牧,随后再直达朝鲜本土。

这一次返回朝鲜,汪文是有些疑惑的,原本在见了朱怡成后,那时在听完汪文对朝鲜情况的讲述,朱怡成是愤怒中带着欣喜,同时又有着一丝雀跃。

在汪文看来,朝鲜的大逆不道是自寻死路,以天子的脾气和性格,必然会出兵讨伐朝鲜。朝鲜小国,其全国兵力不过数万,而且战斗力极弱,再加上现在大明又在朝鲜驻有舰队和陆军,要拿下朝鲜并不是什么难事。

原本汪文以为很快朱怡成就会下达讨伐朝鲜的圣意,可他万万没有想到,在京中等待了半个月后,第二次入宫面圣时朱怡成却改变了主意,不仅丝毫不再提要出兵朝鲜的事,反而让他尽快返回朝鲜,同时告知驻朝鲜大臣黄滔涣,令他约束在朝明军,只需牢牢控制住目前所占的济州牧和朝鲜南部几个港口外,对于朝鲜的举动不必干涉和过问。

当时汪文差一点儿怀疑自己听错,怎么突然皇帝就改了主意了呢?直到确认朱怡成说的意思没差后,汪文这才反应过来。

就这样,汪文借了旨意出了宫,出宫之后他依旧有些晕呼呼的,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。不过很快通事处那边就给他传来口信,让他必须把此事做好,千万不要大意,这才让汪文感觉到这事的变化不寻常。

所以在回程的一路上,汪文都在琢磨着这件事。可不管他是否能够理解,君意难测他算是领会到了,正如通事处那边提醒他的一样,理解要办,不理解也要办好,这是皇帝的意志,作为臣子只需按皇帝的意志去执行即可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